汲取榜樣力量,爭做奮斗青年
一群青春領航者
堅守初心,一路前行
或夜以繼日奉獻在臨床
或披星戴月投身實驗室
或披荊斬棘活躍各大賽場
他們
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他們
自立自強、勇于創新
不斷展現著
蓬勃向上、奮發有為的青春風貌
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21級內科學專業博士研究生薛松
科研成果及所獲獎項
立志做“濟世報國”的科研人,是中國醫藥事業的一顆螺絲釘。致力于研發靶向治療骨關節炎(OA)新型納米藥物,本年度以第一/并列第一作者發表SCI論著2篇,單篇最高影響因子16.74(中科院1區),并成功獲批2021年度安徽省教育廳高校研究生科研項目;借助學校倡導的“學術創新”之東風,積極將科研成果與眾交流并獲取新知,本學年先后獲校琦元研究生學術創新論壇最佳潛力獎、入圍中國生化協會“羅氏”科研基金、入圍碧云天“啟明星”,并有幸入選校卓越博士生教育培養提升計劃。
科研感悟
科研之路曲折而艱辛,理想的結果總是在一次又一次失敗之后驀然呈現,實驗結果成功時帶來的喜悅感超乎一切。然而許多時候在邁向成功的前一步,選擇了放棄。“行百里者半九十”,我認為科研的成功貴在堅持并敢于挑戰自我!
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21級外科學專業博士研究生陳子祥
科研成果及所獲獎項
過去一學年,在努力提升臨床能力的同時注重培養科研素質。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3篇(Article/Letter/Letter,IF: 13.40/30.08/5.83,JCR: Q1/Q1/Q2),另有共一1篇,參與4篇。研究方向為肝癌的外科診療,主導構建了以安醫大一附院為核心的肝癌多中心專病數據庫,此外還擁有多項軟件著作權。曾獲校研究生獎學金和一等、二等學業獎學金。
科研心得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讀博士、做科研的道路上三分欣喜七分酸楚,關鍵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遠離浮躁和喧囂,認準一個方向潛心走下去。為山者基于一簣之土,以成千丈之峭,成功與收獲都非一朝一夕,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一個人可以走得更快,但是一群人卻可以走得更遠,科研的過程中要積極主動地和他人交流,在思維的碰撞中加速成長。感謝我的導師劉付寶教授和東方肝膽外科醫院的楊田教授對我的支持、指導和鼓勵。未來我會繼續保持科研和臨床的熱情,將解決病患疾苦與攻克醫學難題相結合,為醫院、為母校、為社會做更過貢獻。
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22級婦產科學專業博士研究生高陽
科研成果及獲獎信息
依托衛健委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平臺,在導師指導下,當前在生殖醫學與遺傳學領域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9篇,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多項。曾獲評安徽醫科大學第八屆十佳學術新星、安徽省優秀畢業生、優秀共產黨員、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獲得過2020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2021年度全國婦幼健康科學技術一等獎等獎項,作為主要發明人(含第一)已授權多項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外觀等國家專利。
科研感悟
做科研,并不意味著所有的時間都花在論文和實驗上,真正在未來起到關鍵作用的,是個人成長和做事的思維能力。剛開始讀研的時候,對大多數人來說,常常容易陷入被推趕著做課題、寫論文的單線思維當中,結果很多時間花在了重復性的任務上,付出和收獲往往不對等。這個時候,我們要試著系統性的思考,面對一個課題或者科學問題,最基礎也實用的邏輯一定是:why(為什么)、what(做什么)、result(產出)和how(怎么做)。只有抓準問題所在,思考每件事的本質,才能快速找到出口,最終獲得持續性的成長。
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21級腫瘤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田甜
科研成果及所獲獎項
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3篇,累計影響因子≥43分,中文核心期刊一篇。獲得?!笆蜒芯可?,“悅群十佳創新創業之星提名獎”,“卓越博士研究生教育培養提升計劃”。
科研感悟
堅信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保持慎思篤行的態度,從而力求博學致新。
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22級腫瘤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吳苗苗
科研成果及所獲獎項
針對當前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飲食方式的改變這一現狀,我的研究內容主要聚焦于長期飲酒和高脂飲食所引起的肝臟脂肪變性,炎癥和損傷的作用機制,以及尋找潛在的預防治療靶點。在安醫大良好的科研平臺和導師精心的指導下,目前以第一作者發表SCI文章一篇,以共一發表SCI文章三篇。
科研感悟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數。生活絕不辜負每一個努力的人??蒲猩钪?,會遇到不少彎路,但是這都是在為你的進步鋪路,每每往前邁進一小步,都會感到豁然開朗??蒲懈獣r刻反省自己,不能原地踏步,要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勇于嘗試新研究,提出有價值的科學問題,帶著問題去思考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并且在實踐中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能力。
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專業20級博士研究生趙文明
科研成果及所獲獎項
在讀期間,以第一作者發表在Psychological Medicine等期刊發表SCI論文4篇,以共同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3篇,累計影響因子39.488。多次獲得國家獎學金、一等學業獎學金、二等學業獎學金、校獎學金和三好學生等榮譽。
科研感悟
以平和的心態面對一切,不驕不躁,砥礪前行。以批判的思維去思考問題,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終將一無所獲。星光不問趕路人,歲月不負有心人。始終堅信: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20級外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胡永濤
科研成果及所獲獎項
碩士期間參與泌尿系腫瘤預后的相關臨床研究,并在該領域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在讀期間,以第一及共同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5篇,單篇最高影響因子6.46,累計影響因子22。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中華系列期刊發表中文論文1篇。連續三年獲得研究生學業一等獎學金,2021年獲得一附院二等獎學金,2022年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期間還參與了安徽省衛生健康技術推廣項目和安徽醫科大學??蒲谢痦椖?。
科研感悟
臨床是臨床醫學生必須掌握的本職工作,科研是自己進一步提升的重要途徑??蒲械拈_始大多起源于一個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科研工作才被賦予了重要的臨床地位。面對海量的臨床數據資料,如何加以整合分析得出有益于臨床實踐的結論,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的。一個課題的設計和實施需要我們查閱眾多的文獻資料,不斷的發現并糾正問題,才能更好的完成我們的實驗研究。在科研工作中,我們要注重與團隊成員之間的團結協作,努力創新,取得卓越科研成果的同時,自身的科研能力也將得到多方面的完善。我知道現實中的科研生活往往是枯燥無味,困難重重。我們常在挫折打擊中逐漸懷疑自己,甚至無數次想過要放棄。但我堅信只要堅持不懈,堅守科研初心,越挫越勇,奮勇向前,在歷經困苦磨難之后,成功一定會在不遠處向我們招手。
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20級外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吳許
科研成果及所獲獎項
碩士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期間,在導師的指導下,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6篇,其中一篇中國性學會以公眾號的形式進行了報道;以共同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6篇。多次獲得研究生一等學業獎學金、研究生校內獎學金等榮譽。
科研感悟
科研之路,道阻且長。在接觸科研之前,科研對于我來說是深奧的、復雜的和遙不可及的。但是當下定決心做科研時,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令人費解,只要肯在上面下功夫。“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我們應以此銘志,愈挫愈勇,愈挫愈堅,在科研的道路一定要不怕失敗,堅定自己的信念。
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20級臨床檢驗診斷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王慧
科研成果及所獲獎項
讀研期間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一篇(Frontiers in immunology IF 8.786 JCR1區)和共一作者發表文章一篇。以第三發明人獲得國家發明專利一項。參加中國計算機設計大賽獲得國家三等獎,省一等獎。
科研感悟
回想研究生兩年來的學習經歷,雖常常忙碌著,卻也不乏習得新知、取得成果。從剛開始做實驗的手忙腳亂到現在可以從容應對實驗中的突發情況,我不斷進行著摸索??蒲袩o疑是辛苦的,但因為熱愛讓我覺得科研是迷人的,就是因為實驗總不會像我們預想的那么順利,所以這才是我們進行探索的原因。遇到問題時冷靜思考,在失敗中總結經驗,腳踏實地終能到達成功的彼岸。我相信越努力越幸運,我們經歷的所有痛苦彷徨孤獨都會成為我們未來科研道路上寶貴的財富。
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21級外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曹威
科研成果及所獲獎項
研究生階段,主要研究方向為胃腸道腫瘤的機制研究及納米材料的醫學應用。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 (IF=10.435) 和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IF=8.786) 上分別發表論文一篇。主持廳委級項目一項(靶向性納米顆粒連用替扎拉明的乳腺癌精準治療,2022,在研)。以共同第一作者在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IF=6.081) 和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IF=5.988) 上分別發表論文一篇。以第二作者在Nano Research (IF=10.269) 上發表文章一篇。
科研感悟
做科研者要有廣闊的科學視野,那么閱讀文獻無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做科研者還要有獨立的思考,在眾多復雜混亂的問題中抓住主要矛盾,進一步設計合理的方案解決問題。做科研者更要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堅持本心才能方得始終。
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20級急診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陳實
科研成果及所獲獎項
讀研期間,以第一作者發表SCI一篇,以共同第一作者發表SCI一篇,累積影響因子19分,共發表SCI四篇。研究聚焦于重癥醫學領域的感染及并發病,獲批主持安徽省教育廳科研基金一項,獲得安徽省重癥醫學會論文比賽一等獎,中華醫學會全國重癥學會優秀論文,中國醫師協會重癥醫學會優秀論文,華東賽區重癥醫學英文病例演講比賽三等獎。獲評“三好研究生”、“優秀共青團員”、“先進個人”等榮譽。多次獲得一等學業獎學金及校研究生獎學金,2022年獲國家獎學金。
科研感悟
人生中成功只是偶然的,失敗卻是伴隨終生的主題曲,但如何面對失敗卻把人分成了不同的樣子,有的人被擊垮,有的人爬起來繼續前行。人生如此,科研亦如此,做科研第一步就是學會面對失敗。吃水不忘挖井人,我最想感謝的就是我的導師邵敏教授和錢海生教授,還要感謝曹勵勉老師以及研工部的老師們??蒲胁皇且粋€人單打獨斗,學會和實驗室同學們溝通交流,才能及時糾錯,我想這是我讀研以來最大的感受。
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21級外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葛秦濤
科研成果及獎項
在讀期間,曾獲得學業一等獎學金,研一期間,以一作/共一身份發表論文4篇,其中三篇SCI,最高IF38.6分,中文核心一篇;以共同作者身份發表SCI4篇。在第八屆安醫大“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決賽中獲得“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金獎”。
科研感悟
夏收冬藏,春華秋實,唯有努力生存??蒲惺求w力與腦力碰撞的成果,做科研并不容易,做好精密的規劃,理清邏輯,踏實走好每一步,唯真唯實,曲折處,不要氣餒,峰回路轉,或許又是一處桃花源。“唯有思想穿越時空”,諸君共勉。
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20級外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胡先宇
科研成果及所獲獎項
碩士期間,以第一/共一作者身份在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等雜志發表SCI論文4篇,累計影響因子22.8分;作為項目負責人及主要成員獲第八屆安徽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第七屆安徽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第六屆安徽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獲評安徽省優秀大學生、安徽醫科大學“悅群”十佳創新創業之星等榮譽稱號。
科研感悟
在科研工作中,秉持以臨床需求推進科研,用科研成果反哺臨床的理念,堅持創新創業并重,從臨床中發現問題,通過科研實驗解決問題并推動研究成果轉化,不斷扎實臨床基礎,提升專業技能,為成為一名合格的臨床科研復合型醫生持續努力。
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20級兒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姜啟
科研成果及所獲獎項
在讀期間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2篇,研究課題成果發表于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JCR 1區,IF 15.49),目前共參與發表12篇SCI論文。曾獲大學生技能競賽校賽特等獎,先后在中華醫學會兒科年會、亞洲兒科學會大會作交流分享。
科研感悟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感謝導師胡鵬教授在科研工作方面不遺余力的指導,同門間的相互幫助;每一份收獲都是辛勤耕耘的結果,無論科學研究還是臨床工作都非平坦之路,貴在堅持!
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21級內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解丹丹
科研成果及所獲獎項
在導師的指導和幫助下,讀研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北大中文核心一篇,在BioScience Trends(Q1,IF9.083 )及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Q1,IF8.949) 發表SCI兩篇 ,共一身份發表SCI一篇;在校期間多次獲得獎學金、優秀團員等評獎評優;曾獲兩次大學生雙創大賽校級立項。
科研感悟
科研是不斷積累的過程。我們首先要明確研究目標和方向,勤于溝通,導師和師兄師姐的指導和幫助會讓我們避開很多彎路。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堅持提升自我。文獻閱讀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過閱讀,我們可以了解當前研究進展、研究熱點,學習實驗設計、創新之處,根據他人經驗查缺補漏,這會為我們的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科研相關的基礎能力也需要不斷學習鞏固,如統計學、實驗設計、實驗操作等。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20級婦產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李丹陽
科研成果及所獲獎項
作為一名專碩研究生,臨床是我們立足之根本,通過住院醫師培訓,教學查房,專業技能,執業醫師考核,我正努力為一名合格的住院醫生。從臨床出發,我進一步將臨床知識用于科研探索中,在過去1年中,我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三篇、北大核心一篇、以共同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一篇,其中兩篇皆發表于JCR 及中科院雙一區雜志上,累及影響因子達26分,而這些科研成果又可以反哺臨床,推動本領域臨床知識的提升。同時,我還注重綜合發展,在“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分獲省賽銀獎和校賽金獎,申請專利一件。
科研感悟
回首過往,我時常會思考,在安醫,我收獲了什么,又為安醫貢獻過什么,我認識到我只是安醫數十年莘莘學子中最普通的一個,我們有太多優秀的同學和校友,是安醫大這個平臺培養了我,讓我可以施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我相信,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今日安醫哺育我成長,未來希望我也可以為安醫的進步,醫學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21級外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彭志偉
科研成果及所獲獎項
讀研期間在導師的指導下,以第一作者在影響因子為8.44分的一區SCI期刊上發表論著,該文被雜志社評為Featured research并于官網置頂展示,目前還有2篇SCI文章正在投稿;協助導師撰寫申報國自然課題1項。獲得2022年國家獎學金,一等學業獎學金,多次獲得研究生優秀青年志愿者等榮譽稱號。
科研感悟
科研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道路曲折且充滿未知,在實驗室的科學實驗時常會失敗,這就要求我們靜下心來,認真反思自己的問題,查閱相關文獻并在下一次實驗中做出改進,時而反思我們的研究成果的意義和價值所在,相信這會讓我們在科研學術的道路上越走越深。
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21級麻醉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王宇
科研成果及所獲獎項
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一區雜志上發表論文一篇,影響因子7.68,曾獲學業獎學金一等獎,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等。除了科研學習之外,還積極參加各種志愿服務活動,并獲得優秀志愿者稱號。
科研感悟
堅持就是勝利。
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20級婦產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沈凌超
科研成果及所獲獎項
攻讀碩士期間,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一篇(IF:10.753,JCR 1區)和統計源期刊論文一篇;以共同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一篇(IF:6.055,JCR 1區)。2022年獲得第八屆安徽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賽銅獎、校賽金獎,生命科學學院“琦元”研究生學術創新論壇三等獎,第一附屬醫院“優秀共青團員”光榮稱號,多次獲得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和國家獎學金。
科研感悟
書山有路,學海無涯。實踐永遠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做科研不僅要有好的想法,更要敢于動手實踐。即使實驗失敗,也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平時多查閱高分文獻,學習先進的科研思維,遇到困難多向導師和同學請教,善于合作,互相學習??蒲兄房偸浅錆M著荊棘與坎坷,只有保持勤奮刻苦才能在不斷地實踐中實現突破。
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20級內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韋媛媛
科研成果及所獲獎項
積極投入到科研活動中,在導師費廣鶴教授的指導下,在呼吸道疾病研究與醫學轉化安徽省重點實驗室接受了系統嚴謹的科研訓練。發表SCI論文7篇,第一作者SCI論文3篇,其中最高影響因子38.7分,中文核心期刊2篇,主持省級研究生項目1項,參編新冠肺炎出版圖書1部,連續3年在中華醫學會全國呼吸年會進行大會發言、壁報交流,協助完成新發呼吸道病毒性傳染病炎癥風暴機制與防治策略研究及臨床應用項目,并以參與人身份獲2020年安徽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科研感悟
“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笨蒲行枰e累,需要打磨,堅守除病人之病痛,筑健康之完美的初心,立足于臨床,培養科研思維,在今后的科研之路上繼續求真求實,保持熱忱,開拓思路,打牢專業基礎和技能,以眾多前輩們為榜樣,勇于拓展自我,加強合作交流,發展、完善自己的學術之路。
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20級皮膚病與性病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徐曉慶
科研成果及所獲獎項
在讀期間,積極參與科研工作,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綜述一篇,SCI見刊一篇,返修一篇,參加國際會議發言一次。熟練掌握了各項基本實驗技能并且培養了自己的科研思維。獲得一等學業獎學金,國家獎學金。
科研感悟
科研是一個萬花筒,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看到不同的世界,深邃而又迷人。興趣永遠是最好的老師,作為一名學術型研究生,我很慶幸自己喜歡科研這種‘枯燥乏味且精彩’的生活。熟練掌握基本功,穩扎穩打,多看國際前沿的文獻,開拓視野。學會和失敗和平共處,并從中探索未知,未來可行的路。
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20級婦產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楊丹丹
科研成果及所獲獎項
讀研期間在導師的指導下,以第一作者發表CSCD和 SCI各一篇及以共一發表SCI一篇。
科研感悟
克制情緒的敏感,正視自己的平庸,懷揣求知的熱誠,不懼實驗的失敗。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
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20級麻醉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張彩會
科研成果及所獲獎項
讀研期間,發表SCI論文4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科院1區發表影響因子為8.5分,中科院2區發表了影響因子為6.2分SCI各一篇;以共同第一作者在中科院2區發表影響因子5.091分和影響因子7.31分SCI各一篇??蒲谐晒矫嬖诎不蔗t科大學‘琦元’論壇中獲得學術創新成果獎、最佳潛力獎;作為項目負責人獲得安徽省教育廳高校研究生科研項目研究一項,項目名稱:高膽固醇血癥導致心肌損傷單細胞測序圖譜及機制研究。2021年里獲學業獎學金一等獎學金、“研究生普盛醫療十佳自強之星”獎學金,以及優秀學生干部等榮譽;在2022年獲得國家獎學金。
科研感悟
科研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是一條不斷失敗又不斷開始的漫漫長路,很感謝這條路的起點是安醫。在這里我遇到很多良師益友,三年研究生生活十分感謝導師陸姚和周圍的師兄師姐,讓我從一枚科研小白逐步科研入門,在我實驗瓶頸時為我答疑解惑??蒲胁皇且粋€人的事情,也不是一時就會有結果的事,期間查閱文獻,與周圍人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謂厚積薄發,集思方能廣益?!恫烁T》中烈火煉真金,成事需用功,這句格言很適合放在科研這件事情上,當有了足夠知識儲備,明確的方向,剩下的便是嘗試與堅持??蒲须m不易,但是會讓短暫的生命不被辜負,會讓你感受到收獲的快樂和幸福。
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20級婦產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張智康
科研成果及所獲獎項
碩士期間以負責人身份申請并獲批安徽省教育廳高校研究生科研項目1項 ;以共同第一作者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IF=10.753)雜志發表論文1篇;作為第一發明人申請并獲批實用新型專利1項,作為共同發明人獲批發明專利3項;作為項目發起人和答辯人參加第八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并獲得安徽省銅獎、安徽醫科大學校園賽金獎;獲得學校2021年“我的中國夢——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人人演講比賽研究生組第一名;曾獲得研究生一等學業獎學金、“億帆研究生獎學金”、獲評2020-2021學年“優秀研究生干部”稱號。
科研感悟
入學以來,在導師組的指導下,我一直專注于線粒體遺傳病相關的課題研究工作。從起初的文獻閱讀,到門診遇到一位又一位因為線粒體疾病失去子女生命的母親,再到成百上千次至病人家中進行標本的檢測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我越來越感受到自己責任重大。以解決病人需求為本,從臨床問題出發的科學探索是富有意義且閃耀著光芒的。在被賦予了揭露某種遺傳規律、決定病人妊娠走向的使命之后,離心管就不再是一個看似不起眼的試管,它被我視若珍寶。每一次研究過程的小心翼翼,都在讓我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20級外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鄭永順
科研成果及所獲獎項
發表SCI 10篇,其中第一作者6篇,第二作者2篇,第三作者2篇,獲得2021及2022年國家獎學金。
科研感悟
科研與一般考試不同,是一種開放式的學習過程,而閱讀文獻就是第一步,要廣讀文獻,重點關注某一個研究熱點,把握研究概覽和研究方向。做事情要早,不能畏首畏尾,及時和導師溝通自己的想法并付諸實踐。我認為想要科研上有一定的作為必須要擯棄依賴他人的想法。需要自己刻苦學習各種經驗和方法,獨立自主的去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同時善于交流,虛心請教。同時自己也應當善于總結,樂于分享,及時總結每一板塊的內容,對各種結果數據及時處理和分析,并善于發現其中的問題??偠灾?,科研應當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獨立探索的過程。